資訊信息
Information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
時間:2024-01-18文章編輯:防爆云
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無疑是一次全球浪潮,但是最好的機會一定在中國出現。因為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基礎已經足夠扎實,而向上升級的空間十分廣闊。
制造業數字化的意義在于促進企業的轉型和提升競爭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數字化轉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自動化技術、物聯網設備和數據分析,制造企業能夠優化生產流程、減少人力投入和資源浪費,從而提高產能和生產效率。這有助于企業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并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滿足市場需求。
數字化對制造業的提升
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制造業適應未來的技術和市場變革的方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效率和生產力提升:數字化轉型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力。通過數字化的生產過程管理和優化,企業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減少生產時間和成本,并提高產品質量。
2. 數據驅動的決策:數字化轉型使制造業能夠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于預測市場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改進產品設計等方面。基于數據的決策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提前調整生產策略和產品組合,以適應市場變革。
3. 靈活生產和定制化需求: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數字化轉型使制造業能夠實現更靈活的生產模式和定制化的產品需求。通過數字化技術,企業可以實現快速轉換生產線、靈活配置資源,并實現按需生產,滿足市場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4. 創新和新業務模式:數字化轉型為制造業帶來了新的創新機會和業務模式。例如,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開發智能產品、提供增值服務,并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產品即服務(Product-as-a-Service)和共享經濟模式,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和新興的技術趨勢。
5. 整合供應鏈和合作伙伴:數字化轉型可以促進供應鏈的整合和合作。通過數字化技術,企業可以實現供應鏈的透明度、協同和合作優化。與供應商、合作伙伴和客戶之間的緊密協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和靈活性,以適應市場和技術變革。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
1、系統平臺接口標準極不統一,互聯互通難度大。
互聯網在發展初期就是為了跨地域大規模信息共享而設計的,在設備互聯互通方面,有了較為完善的頂層設計,全球不同廠商生產的網絡和計算設備只要遵守TCP/IP協議,都能夠方便快捷的接入到互聯網中。與互聯網發展截然不同,工業網絡發展起步晚,發展初期沒有跨地域大規模信息共享需求,只有企業內部車間小范圍內信息共享需求,不同企業為滿足此類需求,開發了不同工業現場總線。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主流的工業現場總線數量就多達數十種。工業現場總線的多樣性,增加了采用不同協議設備連接的難度。另外,與普通計算機不同,工業數字裝備外部通信硬件接口形式多樣、標準不統一,也增加了硬件設備互聯互通難度。
2、傳統設備數字化改造難度大,難以一體化接入。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傳統高端裝備進行適度的數字化改造再利用,是當前推進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必經路徑。傳統設備數字化改造難度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來自不同知名企業的不同設備,因配備了不同的外聯通信接口或工業現場總線協議,導致異構網絡綜合集成互聯難度較大,影響了產品的一體化接入和互聯互通。二是部分數字裝備系統嚴格封閉,缺乏外部通信連接和數據共享標準接口設計,或者設計接口非標準化,系統開放改造和數據共享難度較大。三是大量傳統機械化和自動化裝備因設計之初沒有考慮數據采集、數字化控制、網絡控制等需求,進行數字二次改造升級難度極大,影響了裝備網絡接入和互聯互通。
3、企業重數據采集、輕數據挖掘,數據紅利難釋放。
深化數據開發利用、促進業態創新是制造業數字轉型的重要路徑和目的。但目前來看,制造業在數據開發利用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影響了數字化轉型成效,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部分工業互聯網平臺重視工業數據采集,但缺乏對采集工業數據深度開發利用能力,不僅數據紅利沒有釋放,也因一味過度采集存儲造成了沉重存儲負擔。二是部分企業尚未理解工業大數據和消費大數據區別,過度高估工業大數據潛在價值,缺乏對工業大數據關聯有限性、價值密度稀疏性等認識,尚未找到工業大數據應用盈利突破點。
4、四是企業商業模式未能根本創新,轉型效益難發揮。
促進企業業態創新、提升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根本目的。但目前來看,部分企業注重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建設,但缺乏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業務商業模式變革創新認識,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企業業態創新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例如,部分企業把工業互聯網平臺設計成了企業內部機器在線管理和遠程運維系統,但由于缺乏利用機器在線管理能力增強促進商業模式創新設計,使得工業互聯網應用在發揮資源整合、促進產業鏈協作、推動商業變革方面的作用沒有發揮做出來。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落地的注意事項
制造企業想要推進數字化轉型,首先明確數字化轉型戰略,制定規劃,然后圍繞規劃實施落地。對于制造企業來說,需要借助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完成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分析、需求分析、流程梳理、整體框架設計和實施方案制定等過程。
第一步 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分析
制造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評估,了解各環節數字技術的應用場景、效果,以及還存在哪些斷點,并了解轉型后企業生產流程會帶來的改變,與行業標桿進行對比,從而明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第二步 分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機會與突破口
通過企業內部調研與行業分析,結合行業的標準規范和合規性需求,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來梳理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并根據重要度與可行性來確定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突破口。
第三步 明確數字化系統的整體框架
分析企業的業務流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當如何進行優化,確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考核指標,制定數字化系統的整體框架,明確企業未來三到五年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規劃。
第四步 確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
明確各數字化系統的具體功能、部署方式和集成方案;確定數據采集、設備聯網,IT與OT集成方案;制定數字化轉型的年度投資計劃;明確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組織體系;分析數字化轉型的投資收益;預測數字化轉型過程可能存在的風險和規避策略。
第五步 規劃落地實施,并及時修訂規劃
數字化轉型的規劃也應該是三年一規劃,一年一滾動。企業應當對數字化轉型的狀況進行年檢,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變化和新興技術的發展,對數字化轉型的規劃進行修訂。同時,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團隊建設,將IT部門、自動化部門、規劃部門和推進精益的部門結合起來,并聘請外部的專家顧問,從而確保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一步一個腳印,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
推進數字化轉型,企業是主體。要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高層有決心、有毅力,真正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引領數字化轉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