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信息
Information突破5000億大關?多國人工智能高歌猛進勢如虹
時間:2022-04-01文章編輯:防爆云
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可謂突飛猛進,目前已迅速融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等各行各業,在全球燃起燎原之勢。業內預測,2022年,包括軟件、硬件等在內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總收入將達到4330億美元,2023年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人工智能是一種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現已在計算機領域內,得到了愈加廣泛的重視,并在經濟、社會、生活以及各類機器人及控制系統、仿真系統等中得到應用。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半年報告》預測稱,2025年前,人工智能市場將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且,語言、聲音和視覺技術以及多模態解決方案將取得長足發展,徹底改變“人類效率”。
與此同時,IDC預測,2022年,包括軟件、硬件和服務在內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總收入將增長19.6%,達到4330億美元,并將在2023年突破5000億美元的大關。可以說,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將繼續高歌猛進。基于人工智能快速發展風口期,并對經濟、社會、生活等各行各業的巨大推動和促進作用,多國加大了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
從政策層面來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多國人工智能高歌猛進勢如虹。自2016年以來,為了提升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全球多個國家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據說,全球已有38個國家制定戰略文件。德國“工業4.0”、日本“社會5.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等重大國家戰略中,都把人工智能列為一項關鍵技術。
而法國政府2021年底出臺推進“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新計劃,未來5年內將投入22億歐元用于加快人工智能發展;西班牙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預計將在國內投入約40億歐元;韓國政府也公布了“人工智能國家戰略”,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發展戰略,要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事實上,隨著中國傳統加工制造產業面臨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成為減少運營和人工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等的替代方案。就此,我國相關人工智能政策支持不斷加大,人工智能更被納入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并首次將開源納入頂層設計。
作為新一輪科技以及傳統加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為當今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焦點,成為下一波科技創新浪潮中的“排頭兵”。在此背景下,預計未來,人工智能繼續高歌猛進,包括人工智能服務和硬件增長較快,人工智能系統基礎設施軟件、人工智能平臺依然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人工智能將更好服務于人類社會。